Information Center
材料概述
聚甲醛學名聚氧化次甲基,英文名稱Polyoxymethylenes,Polyacetal(簡稱POM),是分子主鏈中含有[-CH2-O-]鏈節的線性高分子化合物,為乳白色不透明結晶性線性熱塑性樹脂。POM是一種沒有側基、高密度、高結晶的線性聚合物,具有優異的綜合性能。它是繼尼龍之后發展的優良樹脂品種,具有較高的力學性能,如強度、模量、耐磨性、韌性、耐疲勞性和抗蠕變性,還具有優良的電絕緣性、耐溶劑性和可加工性,是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一,又稱“賽鋼”。
POM按分子鏈中化學結構的不同可分為均聚甲醛和共聚甲醛兩種,均聚甲醛一般是由無水聚甲醛聚合而得,共聚甲醛是由三聚甲醛與少量二氧戊環的共聚產物。正是由于結構上的不同,導致均聚和共聚甲醛在各項性能下存在差異。
表1 聚甲醛材料特性表
聚甲醛的發展歷史
產品應用
電子電器領域
汽車領域
工業領域
其他領域
全球POM市場
目前全球聚甲醛年產能已超180萬噸。全球產能高度集中在西歐、美國、日本和韓國等發達國家和中國,主要生產商包括塞拉尼斯(旗下泰科納)、寶理(泰科納和大賽璐合資)、杜邦、韓國工程(塞拉尼斯和三菱化學合資)、三菱等(見表2)。目前塞拉尼斯、寶理是世界上最大的POM生產商。進出口方面,2020年世界最大POM進口國為中國,約占世界進口總量的31.5%,而韓國為世界POM最大出口國,全年出口約占總出口量的15.4%(見表3、表4)。
全球主要POM供應商(不完全統計)
全球POM市場供需狀況
國內POM市場
國內POM供需現狀
圖1 2022~2023年國內POM產量對比圖
圖2 2020~2023年我國POM表觀消費量統計圖
圖3 2022~2023年我國POM進口/出口量
近年來,國內新增數個POM生產裝置,產能略有增長,同時產量也明顯有所增長。由圖1、圖2可以看出,近幾年我國POM表觀消費量基本呈增長態勢,前幾年進口POM依賴度較高,自給率在50%左右,其原因為在POM消費應用中,電子電器、汽車行業以及機械行業占了67%,而這部分產品主要為高端產品,對制件原料質量要求較高,一般使用杜邦、寶理、三菱等進口品牌。但隨著國產POM產能和質量的逐步崛起,近兩年進口POM依賴度已略有下降,約為45%左右。然而國內品牌仍多屬中低端產品,供應過剩,市場以國內新興工業領域和東南亞為主。據估計2020~2023年國內POM表觀消費量年均增速約為7.5%。
國內主要POM廠家
截至2023年底,國內共有十二家企業擁有聚甲醛產能(見表5),除去已停產的上海藍星和天津堿廠,總產能約為55萬噸/年。2023年國內部分新增POM產能集中投放,包括新疆國業4萬噸/年POM裝置、鶴壁龍宇新材料6萬噸/年POM裝置、天津堿廠4萬噸/年POM裝置(詳見表5)。待新產能完全釋放后,國產料市場占有率將逐步增加,市場將會面臨更嚴峻的考驗。此外,寶理投資株式會社將在江蘇南通新設POM制造公司“大寶理工程塑料(南通)有限公司”以應對今后南通寶泰菱產能的關閉。寶理塑料計劃在2025年1月在新地點開始運營,同時將擴建復合設施,預計年產量從9000噸增加到21400噸。未來幾年我國POM新增產能主要集中在新疆、內蒙古等煤炭資源豐富的地區,主要是可利用充足的煤炭來生產甲醇,再將其用于生產甲醛。預計至2027年底,國內POM產能將達到86萬噸/年,2024~2027年平均增速為8.97%左右。
國內POM消費市場分析
圖4 2021年國內POM主要消費領域
如上圖所示,電子電器消費領域是現階段國內POM下游最大的一個消費領域,其次是日用消費品和汽車行業。與發達國家相比,中國POM市場在工業機械、汽車、輸水排灌等方面消費比例較少。隨著中國汽車生產和需求的發展,未來POM消費量將持續穩步增加,
我國年產POM能力雖已達到50萬t以上,但生產技術主要為外國落后技術引進,其核心技術不對我國轉讓。國內聚甲醛生產企業POM產品90%以上為通用型號產品,大多應用于民生用品、工業配件以及中低端電子產品市場,存在“結構性過剩”與“結構性短缺”等問題,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明顯不夠。
國內POM市場價格走勢
如圖5為2023年至今部分進口和國產POM牌號價格(中國塑料城)走勢。2023年POM市場走出了一季度僵持二季度快速下跌、三季度觸底反彈四季度高位回落的行情。
一季度國內POM供需雙增,二月甚至出現了階段性的貨源緊俏以及炒漲行情。但隨著行業高負荷持續,工廠與社會庫存壓力開始累積。據統計,上半年POM平均開工率達90%左右,區間內大部分時間行業接近滿開。加之上游甲醛先高后低,致二季度POM供應端與成本端支撐雙走弱。需求端企業消費也隨著高負荷持續而難以跟進。隨著氣溫轉熱,部分下游受限電等影響而開工率低,實際成交轉淡,場內貨源停滯加劇。三季度初POM市場受各種利好因素刺激,報盤持續走高,業內積極拉漲。國內聚合廠開工率先是高位運行,隨后逐漸下調至81%,現貨供應同步收縮。行業庫存無壓,供應端對行情支撐顯著。貿易商信心堅挺,場內炒漲情緒依舊。季度末POM市場行情漲后僵持,現貨價格多有上漲,POM裝置檢修與復工互現,總體開工率有所下降。場內貨源偏緊情況維持,供方對現貨支撐尚可。終端企業開工率水平下滑,采買操作從追漲到謹慎,對高價貨源抵觸情緒逐漸增加。九月底場內交投冷清,貿易商讓利幅度增加。四季度初POM市場行情消極下行,現貨價格跌幅明顯。多家聚合廠裝置復工或提升負荷,致市場貨源充斥,供應壓力逐漸增加。同時商家與聚合廠盈利空間受到進一步壓縮。下游企業開工率不高,部分企業需消化前期備貨庫存。季中市場行情跌后反彈,現貨價格總體有漲,國內POM裝置負荷先下跌后回升。經過持續消化,多數企業庫存回歸低位。隨著供應端支撐力度的恢復,疊加前期低出影響,商家操作轉為惜售,POM行情也止跌回暖。節前POM市場走勢僵持,終端需求持續降低,市場供大于求,開工率走低,石化廠挺價心態較濃,但上游價格持續走跌,且終端對高價抵觸情緒較濃,成交跟進相對緩慢,貿易商操盤承壓,主流報盤多有讓利空間。
2024年春節前后,國內POM市場行情守穩震蕩,現貨價格大多平穩,聚合廠開工率高位,企業庫存位置偏低,供應端壓力一般,廠家定價操作偏向挺市。下游放假停止接盤。場內平靜,預計節后POM市場或將延續挺市運行。然而隨著國內POM新產能逐步釋放,國產料貿易商操盤壓力將增大,預計短線內POM市場先跌后穩為主,中長線將弱勢走跌。
圖5 2023年至今中國塑料城部分POM牌號價格走勢圖